歐文亞隆在《存在心理治療》一書中指出:父母過世會產生所謂「邊際經驗 boundary experience」。~ 這是一種猛醒、不可逆轉的經驗,將人們從日常模式轉移至一種更真實的模式。在所有可能的邊際經驗之中,與死亡對峙是最有力的。父母過世便是重要的「邊際經驗」之一。以下摘自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之前有些朋友,在版面上談到喪親的經驗,有朋友甚至多年之後,還不太敢碰觸這個心裡的黑洞。我一直記掛著這件事,剛好最近推薦了一本書《成年孤兒》,裡面有些內容,對朋友們或許有些幫助。
「我們以為只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這寫出了不少朋友面對喪親的心態,讓自己在生活中忙碌,轉移注意力,當作沒這回事。可是,它有時候會來一記回馬槍,提醒我們,失落的存在,我們已經成了孤兒。
「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才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傷痛,完整拼回人生。」不管父母給了我們什麼,正面的、負面的,我們一直以來,心裡都留了一個位置給他們。當心裡的一個大的空間空下來了,我們要花許多的功夫,去調整我們的內在,釋放悲傷。
「那一生最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對我來說,「轉大人」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法律上、生理上變成了成年。另一個,則是我們意知道,徹徹底底地清楚,我們已經不是誰的子女,很多事在實務上、情感上,只能依靠自己。
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之前有些朋友,在版面上談到喪親的經驗,有朋友甚至多年之後,還不太敢碰觸這個心裡的黑洞。我一直記掛著這件事,剛好最近推薦了一本書《成年孤兒》,裡面有些內容,對朋友們或許有些幫助。
「我們以為只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這寫出了不少朋友面對喪親的心態,讓自己在生活中忙碌,轉移注意力,當作沒這回事。可是,它有時候會來一記回馬槍,提醒我們,失落的存在,我們已經成了孤兒。
「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才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傷痛,完整拼回人生。」不管父母給了我們什麼,正面的、負面的,我們一直以來,心裡都留了一個位置給他們。當心裡的一個大的空間空下來了,我們要花許多的功夫,去調整我們的內在,釋放悲傷。
「那一生最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對我來說,「轉大人」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法律上、生理上變成了成年。另一個,則是我們意知道,徹徹底底地清楚,我們已經不是誰的子女,很多事在實務上、情感上,只能依靠自己。
特別請寶瓶出版社,授權一些文字。希望幫助已經在這個階段,或者正準備進入這個階段的朋友。
-----
-----
【亞歷山大.李維】
那一天終究要來
過去幾年,針對成人變成孤兒後的狀況,我在進行了不少研究與探討後,大致領悟到:無論關係是否和諧、相處情形如何,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都不可能因死亡而消失。父母的角色完全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我們如何看待,父母都是我們生命中最初、最明顯也最確實的持續存在。在注意到其他事物前,我們已先注意到父母了;在認識太陽、月亮或大地等其他生命現象之前,我們早已習慣父母了。
不管親子關係如何,也不管親子之間的相處情形是好是壞,父母都給了子女一種永恆的假象,讓我們相信人生是一種可知、可靠、可信賴而且可行的努力。
父母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堅不可摧,我們也會看到他們受人生中各式各樣的危害所苦。我們看著他們夏天受風寒、寒冬患感冒,還有頭痛、喉嚨痛或其他傳染病。他們也會受傷、覺得沮喪,一陣子過後,我們看到他們痊癒。或許他們不會每次都完全康復,可能會四肢無力或留下傷痕,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都看到他們駕馭傷痛、不屈不撓,我們對父母耐受力的信心,每次都會獲得支持的力量。
父母生病,也許會使一個正常的家庭因此分裂,他們或許會不良於行,甚至擔心、害怕。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視父母的病痛為一種短暫的現象,換句話說,父母是恆常不變的。
然而,某一天,我們會接到電話、信件或是到醫院,被通知我們的父母因生病或受傷,而不再恢復過來了。在他們開始衰老之前,我們會看到他們久病或衰弱一陣子,之後,又出乎意料地走得很快。不管是如何發生的,沒有例外,父親,母親,就是去世了。
當他們消失在遙不可及的範圍之外,我們心中那份暴露於父母光環下的安全與天真,也一併隨之消逝了。
遊樂場裡的那個壞蛋,這下子就可以抓到我們了。
******************
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緊接著,許多事情也開始跟著改變。基本上,中年時痛失父母,會引發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過往關於「失去」的記憶、未得化解的種種衝突湧現,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產生疑慮。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若有朋友失去父親或母親,常常在幾個月內,這段友誼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家庭中,手足之間的角色會重回親近、關懷、承諾、家庭認同與互相支持。舊的友誼有時會變淡,新的友誼可能會形成。
我們對時間的看法及運用也會隨之改變。例如,早在一九○○年,作家瑪麗.金斯利便已在西非完成數百英里原始流域的探險及記錄,這些地方是歐洲人從未見過的,而這件不尋常的任務,瑪麗是在父母去世後不久開始進行的。同樣地,佛洛伊德在母親去世後一年,公布了關於戀母情結的驚人發現,這個理論是描述小孩無意識地傾慕母親而敵視父親的傾向。
這是一種突然驚覺自己不再是「某個人的小孩」之後的認知,隨著這種認知出現,童年也一併消逝了。我們驚覺自己是個「成人」了,而成人應該是歸屬於老一輩的人,我們也同時產生一種恐懼──此後,自己將直逼死亡面前。我與一些父母雙亡的子女談過,他們全都對我說:「我是下一個輪到要死去的人了。」
或許一個人健康和精神狀態的改變,也與失去父母有關。研究報告指出,父母亡故是人們發生精神異常的明顯前兆,男女皆然。事實上,在父母逝世週年的一個月內,子女自殺率有明顯增加的現象。剛剛遭遇喪親之痛的家屬死亡率,大約比喪親六個月內者高出七倍之多。
哀傷不只是從失去中恢復過來,並回歸生活的過程而已。它是一個過渡時期,而「改變」,就是這段過渡時期的印證。
儘管哀傷的過程會逐漸趨於緩解,但悲痛卻永遠都不會過去。在父母去世後,與他們有關的回憶和情感會數度浮上心頭。對某些人而言,這些可當作是歡迎已逝的親人來訪;但是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痛苦和縈繞不去的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