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建議的人,誰能為你的人生負責?「到底要聽誰的好?」年輕人有些煩惱。我說:「給你建議的人,誰能為你的人生負責?」他是碰上了兩難,兩難在一般的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像是在我的工作裡,會遇到的當事人的兩難:是要全職帶小孩,還是要去上班請保母帶?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還是先過好自己的人生?是要逼著孩子往父母設定的方向努力,還是多一點讓孩子隨自己的興趣成長?要接受長輩的「好意」,又不想因此而受到長輩控制…
有時候,資訊不足,人生經驗不夠多,頭腦不夠用,想也想不透。我的工作,是要幫助當事人想清楚,還給他們做決定的能力—因為只有當事人,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我會跟當事人分享,我所看到的家庭裡的互動,以及一些個人心理歷程的變化與調適。這是給予資訊的部分,關於人生經驗,部分可以透過我這邊彌補,但最主要還是要當事人自己去體驗。另外,我作為另外一個相對冷靜的頭腦,可以幫當事人分析,讓當事人想得清楚一點,頭腦的負擔少一點。然後,還要能忍住,不去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不去貪得那不屬於我的優越感,保持謙虛,不斷提醒當事人要進行「自己」的決定,以及他可能面對的後果。
容易在慌亂中依賴的人,也容易因為最後結果不佳,而感到更加慌亂,進而責怪。然後,又要尋找另一根浮木,去進行下一輪循環。我們在某些脆弱的時刻,常想著要請智者幫我們做一個最好的決定。不過,跟人有關的事,所謂的「最好」,是一種相對,而非絕對的說法。我們要找的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只是我們對自己沒信心,或許我們太少建設自己。智慧常在錯誤中累積,我們想長一點智慧,別怕犯錯。(洪仲清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