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7

台灣時期108高中課綱「文言文」推薦文】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台灣通史序爭議

感謝搶救教甄國文版主徐教授同意弟轉貼【台灣時期108 學年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推薦選文】台灣時期:〈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而受闗注的〈台灣通史序〉由〈鹿港乘桴記〉取代;主要原因是,該篇文章內容提及「開山撫番」將原住民形容成「番」,有歧視之嫌。並未完全符合《 原住民教育法》第2條和第20條的精神。
新課文:★ 鹿港乘桴記 洪繻(描寫鹿港昔日的繁華與當時的蕭條的比較,也道出1895年後台灣知識份子的苦悶。是探索家鄉變遷歷史與培養鄉土意識和在地情懷連結,作者洪繻,生於清末(1867),卒於民初,彰化鹿港人。)
課文:樓閣萬家,街衢對峙,有亭翼然。亙二、三里,直如弦、平如砥,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一水通津,出海之涘,估帆葉葉,潮汐下上,去來如龍,貨舶相望;而店前可以驅車、店後可以繫榜者,昔之鹿港也。人煙猶是,而蕭條矣;邑里猶是,而泬寥矣。海天蒼蒼、海水茫茫,去之五里,涸為鹽場,萬瓦如甃、長隄如隍,無懋遷、無利涉;望之黯然可傷者,今之鹿港也。
昔之盛,固余所不見,而其未至於斯之衰也,尚為余少時所目睹。蓋鹿港扼南北之中,其海口去閩南之泉州,僅隔一海峽而遙。閩南、浙、粵之貨,每由鹿港運輸而入;而臺北、臺南所需之貨,恆由鹿港輸出。乃至臺灣土產之輸於閩、粵者,亦靡不以鹿港為中樞。蓋藏既富,絃誦興焉。故黌序之士相望於道,而春秋試之貢於京師、注名仕籍者,歲有其人,非猶夫以學校聚奴隸者也。而是時鹿港通海之水已淺可涉矣,海艟之來,止泊於沖西內津,之所謂「鹿港飛帆」者,已不概見矣。綑載之往來, 皆以竹筏運赴大艑矣。然是時之竹筏,猶千百數也;衣食於其中者,尚數百家也。迄於今版圖既易,海關之吏猛於虎豹,華貨之不來者有之矣。洎乎火車之路全通,外貨之來由南北而入,不復由鹿港而出矣。重以關稅之苛、關吏之酷,牟販之夫多至破家,而閩貨之不能由南北來者,亦復不敢由鹿港來也。
.
鹽田之築,肇自近年。日本官吏,固云欲以阜鹿民也;而其究竟,則實民間之輸巨貲以供官府之收厚利而已。且因是而阻水不行,山潦之來,鹿港人家半入洪浸;屋廬之日就頹毀,人民之日即離散,有由然矣。
.
余往年攜友乘桴游於海濱,是時新鹽田未興築、舊鹽田猶未竣工,余亦無心至於隄下,臨海徘徊,海水浮天如笠,一白萬里如銀,滉漾碧綠如琉璃。夕陽欲下,月鉤初上; 水鳥不飛,篙工撐棹。向新溝迤邐而行,則密邇鹿港之舊津,向時估帆所出入者,時已淤為沙灘,為居民鋤作菜圃矣。沿新溝而南至於大橋頭, 則已挈鹿港之首尾而全觀之矣。 望街尾一隅而至安平鎮,則割臺後之飛甍鱗次數百家燬於丙申兵火者,今猶瓦礫成邱,荒涼慘目也。猶幸市況凋零,為當道所不齒,不至於市區改正,破裂闤闠、驅逐人家以為通衢也。然而再經數年,則不可知之矣。滄桑時之可怖心,類如此也。游興已終,舍桴而步,遠近燈火明滅,屈指盛時所號萬家邑者,今裁三千家而已,可勝慨哉?
.
★ .畫菊自序 張李德和(是女性作家,內文描述講述女性相夫教子之餘,進行自己生涯規劃,可作為生涯規劃與性別教育之間的連結。作者張李德和被喻為才女,出身雲林縣西螺望族。經歷清末、日治、光復,生平很適合作為台灣文學發展前期例子,又能呈現非男性文學作者的觀點。)
課文: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竟成者也。
.


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