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識讀】拒絕「以錢為本」的南向政策:蔡英文總統的「新南向政策」震天價響,彷彿眾人已經約好520當天在機場大廳整隊出發。一場論壇上,研究東南亞多年的黃兆仁老師說,李登輝、阿扁總統任內曾有過三次類似的「南向」政策,卻都無疾而終,這次算是「南向4.0」。他預言,未來可能還會有「新新」南向政策。不過,無論是新是舊,無論是南向、南進、還是南勢角,總之,東南亞是台灣的鄰居與家人,我非常贊成多多親近。而且這場論壇是由我的母校暨南大學在台北舉辦,當然要去捧個場。
.
▋以人為本還是以錢為本?論壇全名是「實踐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台灣全方位人才培育論壇」,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名稱套用了「以人為本」這個小英總統喊出的國家路線(出席黨公職後援會 蔡英文:國家路線就是以人為本)。尤其,小英總統欽點的「新南向辦公室」主任、前外交部長黃志芳也要出席,更讓這場論壇備受注目,現場有如印尼雅加達街頭一般擁擠。
無奈的是,即便新總統將「以人為本」定調為國家路線,但台灣已經「拚經濟」多年,早就習慣「以錢為本」。曾經當過越南台商的黃志芳,雖然對東南亞讚譽有加,但是讚嘆的多半是東南亞吸引外資的能力和GDP。偶爾提到「人」,指的也是台商公司裡的生意「人才」。黃志芳說:「新南向政策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台灣新經濟戰略。」
我一邊聽黃志芳講話,一邊怔怔望著印有會議名稱的大幅紅布條,布條上寫著「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那個「人」字真礙眼!原來繞了一圈,還是以錢為本。或者說,是一個把東南亞當作「工具」,讓台灣賺大錢的政策。
真的是「一個以人為本,各自表述」。
我以為的「以人為本」,是以「人文」為根本、以「人權」為骨幹,以「人才」為枝葉,至於最後會結什麼「果」,尚未可知。在東南亞賺大錢,或許是「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產出的果實之一,但不會、也不該是唯一被期待的果實。
然而,我確信,當台灣整體上更理解東南亞的文化宗教風土民情以及血淚斑斑的歷史之後,在「南向」的領域裡,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各種人才。其中包括會賺錢做生意的人才,但絕不是只有會賺錢做生意的人,才叫做人才。
另外,當我們真的相信人權是個重要價值,而且能夠不分國籍種族,以「期望別人怎麼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別人時,也就有機會與善意的東南亞友人,以平等的地位接上線。而不是得意洋洋地張揚自己和當地哪個軍頭、哪個貪官是好朋友,所以有了哪些特權生意。
▋東南亞識讀:學語言、讀書、交朋友
為了避免我提出的「以『人文』為本的新南向政策」流於口號,先列出三項可以立即執行的辦法。三項辦法要又分成個人版與政府版。
在個人版方面,首先,隨便找一個有緣份的東南亞語言來學吧!你剛好要去哪一國,或者你剛好身邊有哪一國的朋友,抑或你看哪一國的字比較順眼聽哪一國的語言比較順耳,就選那一國。教材也不必多講究,讀完一整本再說。師資也無妨,修行在個人。
別說難。東南亞各國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比起圖畫一般的中文漢字,簡單得多。而且也不必說得多標準,不必成為專家,只要先學一句「你好」、一句「吃飯」、一句「謝謝」,就比其他人多跨出了一步。
就政府來說,則是多管齊下推廣東南亞語文。看是要把東南亞語文增列為公務員聘任標準之一,或者在各級學校各類機關開設課程,都行。如此一來,未來派駐東南亞的官員也比較有能力走出警衛森嚴的使館,不再只仰賴華僑當中間人,真正與當地人民打交道、接地氣。而即將於107學年度在小學母語課程時段新增的「新住民語文」(不是增加時數,而是讓小學生多一個可以選擇的課程),也麻煩盡早做好相關配套。
其次,多看幾本和東南亞相關的書籍吧!
如果我們真的要「南向」,不能只認識那些英文流利的當地菁英,更應該要知道一般人民的日子,才不會做出錯誤判斷。而在還沒學會當地語言之前,起碼可以看看已經翻譯成中文的相關書籍。
如果學術研究政治財經的書會讓你打瞌睡,就找當地的小說來看。這個倒是頗難。例如連鎖大書店裡「亞洲文學」的書架上,有幾本「日本文學」以外的文學?我找過好幾次,幾乎沒有。
畢竟還是有的。例如暢銷的印尼小說《天虹戰隊小學》,例如菲律賓作家卜婁衫短篇小說集《老爸的笑聲》,例如泰國的經典小說《判決》,或者在台移民工的作品集《流:移動的生命力,浪潮中的台灣》。(延伸閱讀:流浪到東南亞,推薦帶的6本書)
再來,近年來不少有東南亞經驗的台灣朋友,將見聞與思考轉化為平易近人的文字,也很值得參考。例如洪德青的《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阿潑的《憂鬱的邊界》。
而政府該做什麼?就幫忙多翻譯幾本東南亞當地的小說吧!
▋最珍貴的,是錢買不到的
最後,請正眼看待60萬東南亞移工、20萬東南亞移民吧!這是「就地國際化」。
我們老是嚷嚷國際化、說要「走出去」,卻沒有看見身邊已經有幾十萬人自境外「走進來」。真該去眼科診所掛號。尤其是相較於可能會領到身份證的婚姻移民(外配),人數更多但通常不會成為台灣公民的移工(外籍勞工),更是被漠視的一群。
這幾年接觸了許多公私部門的計畫,都明文刻意排除移工,只因為他們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成為「我們」。嗚呼哀哉,如果對於他人的關心或者好奇,是一張薄薄的身份證就能阻擋,那也太沒誠意了。
個人版的「就地國際化」,就是和身邊來自東南亞的人交個朋友,問問她/他真正的名字(延伸閱讀:真正的名字),聊聊她/他的故事,向她/他們學習幾句東南亞語言。不用擔心溝通,她/他們在台灣多年,基本的中文都通,端看你有沒有膽子。如果連這個膽子都沒有,怎麼好意思去打工度假?
政府方面,除了努力穩住、不要讓移工政策倒向聲音比較大的仲介與雇主之外,也不要在計畫裡、在標案裡,刻意排除東南亞移工。他們是人,不是工具。他們是一同建設台灣的幫手,不是用完即丟的免洗餐具。我們如果善盡做為地主的基本義務,有朝一日移工回國,就是幫台灣說話的外交官。最珍貴的,永遠是錢所買不到的。
上述學語言、讀書、交朋友這三個辦法,可以總稱為「東南亞識讀」。修了「東南亞識讀」,了解東南亞的人就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體認台灣和東南亞諸國同樣在國際強權之間討生活求生存,這算是有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功,可以「南向」了。(摘自:張正:天下雜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