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恆毅力=熱情 x 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為什麼最聰明不見得最優秀?最有才華不見得最成功?如果不是天賦、不是IQ智商,什麼才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要素?天分或努力,都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持久熱情X堅持毅力是人生成就更重要的致勝關鍵。本書首度完整揭露成就背後的科學實證,解開人類恆久探索的高成就之謎,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能力觀!
作者達克沃斯博士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新生代心理學家,曾任麥肯錫顧問、小學教師,她也是兩個女兒的母親,長期研究發現,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結合對目標的長期熱情與堅持的恆毅力(Grit)。更重要的是,恆毅力是可以自我掌控、自我培養的特質,不像天份無法改變,人生各方面的優秀都是刻意練習出來,達克沃斯因此於2013年獲得被譽為「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 ▎2013 TED演說首度引爆千萬人關注,本書完整說明培養、強化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功的要訣—恆毅力,這場TED演說讓許多人關注恆毅力的發現,但並未說明如何有系統培養自己恆毅力的方法。因此更多人詢問他:「恆毅力能培養嗎?」 「有沒有什麼方法增強我的恆毅力?」「如何幫助我關心的人培養恆毅力?」本書為繼TED演說後,達克沃斯博士更完整分享為何恆毅力是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如何培養、加強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書中除了彙整各項心理學長期實證研究、呈現嚴謹心理與性格的理論與發現,達克沃斯更分享她訪談全球不同領域恆毅力典範的故事,包括西點軍校訓練的祕密、拼字冠軍的自我練習,還有業務、運動明星、成功企業人士如何設定目標、找到人生熱情的方法、如何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項發現顛覆了教育界培養能力的觀點,全美愈來愈多學校將恆毅力納入學生評量項目。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拜讀完達克沃斯博士(Angela Duckworth)的《恆毅力》,腦中塞滿了許多被啟發的點子。有些點子跟成長的生涯規劃有關、有些點子跟自我探索有關、有些點子跟親子教養有關。這是本怎樣的書?你可以先看看作者上面的TED演說來做個初探。
作者達克沃斯博士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新生代心理學家,曾任麥肯錫顧問、小學教師,她也是兩個女兒的母親,長期研究發現,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結合對目標的長期熱情與堅持的恆毅力(Grit)。更重要的是,恆毅力是可以自我掌控、自我培養的特質,不像天份無法改變,人生各方面的優秀都是刻意練習出來,達克沃斯因此於2013年獲得被譽為「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 ▎2013 TED演說首度引爆千萬人關注,本書完整說明培養、強化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功的要訣—恆毅力,這場TED演說讓許多人關注恆毅力的發現,但並未說明如何有系統培養自己恆毅力的方法。因此更多人詢問他:「恆毅力能培養嗎?」 「有沒有什麼方法增強我的恆毅力?」「如何幫助我關心的人培養恆毅力?」本書為繼TED演說後,達克沃斯博士更完整分享為何恆毅力是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如何培養、加強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書中除了彙整各項心理學長期實證研究、呈現嚴謹心理與性格的理論與發現,達克沃斯更分享她訪談全球不同領域恆毅力典範的故事,包括西點軍校訓練的祕密、拼字冠軍的自我練習,還有業務、運動明星、成功企業人士如何設定目標、找到人生熱情的方法、如何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項發現顛覆了教育界培養能力的觀點,全美愈來愈多學校將恆毅力納入學生評量項目。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拜讀完達克沃斯博士(Angela Duckworth)的《恆毅力》,腦中塞滿了許多被啟發的點子。有些點子跟成長的生涯規劃有關、有些點子跟自我探索有關、有些點子跟親子教養有關。這是本怎樣的書?你可以先看看作者上面的TED演說來做個初探。
【什麼決定我們是否成功?】
先天與後天之爭已經持續好久了,至今我們會公平的說,兩者都很重要。但在這本書,作者用了更多的力氣解釋,後天的因素可能扮演著比我們想像還要大的角色。而當中,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恆毅力(雖然恆毅力可能也有其先天的部分)。
「有潛力」不等於「能發揮潛力」。這當中,「不放棄的熱情」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功如果都屬於天才,這樣我們沒成功時,就比較容易安慰自己了。因此,天才的神秘色彩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一種防衛機轉。潛意識中,我們還是會不小心認為天賦比努力更重要。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這是作者想試著跟大家思辨的一個迷思。
【恆毅力 = 熱情 x 毅力】
我們常聽到「熱情」和「努力」對成功的重要性,本書提供的恆毅力概念,可以視為一個核心的框架,統合的解釋這些因素為什麼很重要。在書中,作者提出了兩個有意思的公式:
天份 x 努力 = 技能,技能 x 努力 = 成就
大家可以看到,努力出現了兩次。持續的努力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怎樣的因素可以使一個人「持續努力不懈」,是作者研究多年後,逐漸找出一些發現,想與讀者分享的第二個重點。
【方法、方向與終極目的】
在讀的過程,作者用有趣的概念分解了「低、中、頂層目標」(可參考書中附圖),並且解釋為何愈高層目標愈是「目的」,需要堅持;而愈低層目標通常是「達成目的的方法」,需要保持彈性、甚至要能勇敢放棄。這些概念在面對挫折時,是非常實用的提醒。也與心理治療中,目標設定的原則互相呼應,甚至提供了更多討論與切入的空間(立刻學起來)。
【該如何培養恆毅力】
在書籍第二部分,作者用四個角度切入,並搭配許多心理學經典研究來證明,有四個重要的角度,對培養恆毅力很重要性。分別是:興趣、練習、目的與希望。
讀到「興趣」時,非常感觸,因為這與我們教育的環境理念真的有所差異XD 一味「追求」熱情,其實倒不如教學生如何「培養」熱情。我們多少對「熱情」有些迷思看法、以及「玩」是否會影響恆毅力的培養(答案是,在某些階段不但不會,反而很重要),這也是作者想與大家分享的。這部分的討論很值得國高中生或家長、老師來閱讀。
而「練習」部分,作者引用了「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與「心流」(flow)的概念來討論,培養恆毅力的練習方法應該是什麼,最後,很巧妙地發現兩者並不違背;以及,哪些小小的差異,使得專家可以成為專家。
【不為自己,所以強大】
「目的」的部分,讀起來特別有味道。若我們堅持的目標,能夠與「他人」產生連結,會給我們很強大的韌性。目的感與意義感的欠缺,在現代社會很常見,或許也與恆毅力之間有所關聯。這部分連結到職涯探索,經典的「工作」(job)、「職業」(career)、「志業」(calling)的討論,也很有意思。
「希望」這邊,除了習得的無助之外,作者也詳細介紹了「習得的樂觀」、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的差異。這些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思考與行為。這與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治療」的觀點有所呼應。
【如何使用這本書】
讀完第二部分,我一直在思考恆毅力如何應用在心理治療中,特別是裡面的許多概念,其實都頗為呼應接納與承諾療法的概念,感覺特別適合使用在「價值觀工作」當中。因此,此書也蠻適合諮商、助人工作者一起來閱讀。
最後一部分,提及家庭環境、教養對恆毅力的影響。我最喜歡的概念是,嚴格管教與關愛支持其實並不衝突,但我們都得注意到,當中必須有對孩子的尊重。而且,比起我們怎麼說、怎麼做,更重要的其實是「孩子感受到什麼」。
第十一章在討論課外活動,真的是很建議所有進入國小的孩子家長看。課外活動對孩子有幫助嗎?或者更好的說,該怎麼樣課外活動對孩子有幫助?書中提了許多不錯的建議,頗值得家長一起討論!最後一章討論組織文化與恆毅力,則在強調環境、文化、領導者的恆毅力,對團體內成員的影響。
【小結】
花了兩個晚上把書籍讀完,除了感謝原作用清楚易懂的文字表達外,譯者的翻譯也十分流暢,讀起來並不會太困難。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爸媽、教養者、在生涯中迷惘的人、各階層的老師,以及助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