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6

金巴多:人的一生都活在一小群人當中,他們得到支持、定位及一種穩定的延續感

金巴多(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人的一生都活在一小群人當中,從這群成員略有變動的人當中,他們得到支持、定位及一種穩定的延續感。從童年到青春期的後期,人都在拓展自己的接觸範圍,開發新的關係,參與不同的群體,以便覺得誰最適合自己的需要。到了成人初期,便開始挑選一個中意的、可靠的小團體,認同這個小群體。(金巴多在書中明確地指出:到了 30 出頭,男性如果還沒有一個這樣的群體,便可能再也不會有,而且終其一生都將只有配偶,卻完全沒有值得信任的朋友。)
.
一般來說,隨著時間過去,我們通常都只會維持自己最滿意的小群體,至於圈外認識不深的人,往往不是拋棄了便是疏遠了。對淺交的人,互動會穩定減少,跟關係要好的,互動則會增加,與核心群體的朋友及伙伴交往,從他們那兒獲得感情上的滿足和支持,交往會變得更為頻繁。親密朋友之間的互動有起有伏,但其提供的感情密度則是穩定的。分別訪談年齡18、30、40 與 52 歲的人,結果顯示,跟沒有深交的人互動,最能感到滿足的是年紀最輕的一群(18 歲)。對正常成年人而言則相反,能夠跟沒有深交的人互動,而能感到滿足的人大幅減少。
.
成年人可行的對策之一,是從知識上去了解自己及認識這個世界,並尋求幫助。對象從專家到一般認識的人皆可。其次則是深化親密關係,尋求情感上的滿足,並從生活中汲取有意義的感情。研究顯示,相較於年輕人,成年人較少和圈外人從事社交活動,但所擁有的親密社交伙伴卻不會比較少。這樣的一小群人,應該是可自由出入、自願性質的。成員間自由選擇。所以通常不會來自非自願組成的團體(學校、公司)也不是一時利益之結合,也許志同道合的學習社群最為接近吧!~ 金巴多《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