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中國古代的官學可分為1.中央官學2.地方官學

中國古代的官學,可分為:1.中央官學.2.地方官學。中央官學有太學、國子學、四門學、宗學、武學及律、書、算、畫、醫學等專門學校,其中以太學為主;地方官學則以州學、縣學為主。
1.中央太學的演變:太學創立於漢武帝時。隋代設國子監,作為管理全國學校的專門機構,下設太學等五學。唐代太學為國子監的下屬,它的學生為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弟,不收一般平民百姓,當時太學生有500人。宋代太學則可以招收庶人俊秀者入學。宋徽宗時,太學生共3,800人,達於極盛。太學生一般由官府供給飲食,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材,當時採用三舍法,太學生必須通過由朝廷差官主持的公試、每月舉行一次的私試及年終校定,才能擇優升舍、升等。明代以國子監為最高學府,簡稱國學,亦俗稱太學。由各省府、州學選拔優秀學生入監就學,稱為國子監生。永樂年間,國子監生曾達到9,900多人。
.
2.地方官學的演變 :中國古代的地方官學以州學、縣學為主。漢武帝時,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官。北魏時,郡國普遍立學。隋唐時期,州、縣皆立官學。宋仁宗、神宗和徽宗時期,先後掀起了三次興建官學的高潮,各州、縣亦普遍立學,全國諸路州縣學的在校生曾達16.7萬多人。明初,亦詔各府、州、縣皆立官學,凡民間俊秀及官員子弟,年15歲以上,已讀《論語》、《孟子》等四書者,皆可入學。後來,必須通過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考試合格,才能入學。府州縣學生每年必須參加由提學官主持的「歲考」,學校會根據歲考成績,遞補學生及其他獎勵或懲罰。摘自教育部
.........
失敗並不一定就是錯誤;
它也許只是人們在某個條件狀況下,所能做出的一種最好的嘗試。
停止試驗才是真正的錯誤。
.
~ 摘自《超越自由與尊嚴》心理學大師:斯金納 Skinner
..............
儘管「預防重於治療」是如此的耳熟能詳。
然而,絕大多數的資源還是投注於「治療」,
「預防」成為無人重視、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投注於「正常人」心理預防工作 31 年的許世穎 Dewey 有所感觸。~ 自就讀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算起
..........
安全感來自身周ㄧ小群穩定而長期的人際關係;
而非來來去去的萍水相逢、表淺社交熱鬧聚會。
.
~ 金巴多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