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素養教育 3 大關鍵面向】是一種成人或全人的教育,強調學習必須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

教甄口試 107 摘自王惠英 2018.5.【素養教育 3 大關鍵面向】素養教育就是一種「成人」或「全人」的教育,強調學習必須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而非零碎的知識或特定的能力,並具有下列幾個重要的面向:
關鍵面向1.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者為中心,將每一位學習者視為不同的個體,是素養導向教學的最大特色。這意味著:每個孩子都能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按照自己的步調發展能力,探索多元的學習機會,與他人合作學習,反思自己的學習等,成為終身學習者。受到全球高度重視的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簡稱IB)課程,即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稱得上是公認權威的素養教學系統,其中有些理念及做法可供國內借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劉美慧分析,IB課程有個「20/80原則」,老師的講述只占20%、80%是設計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十分重視探究、實作、實驗,在學校會展示很多學生的作品(比如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的太陽系模型);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學什麼、以及如何學習,並做為校園空間布置的一環。新課綱也回歸到以孩子為學習主體,要從過去「每個學校教的都一樣,每個學生都視為一樣來教」,轉為「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每個學生要視程度及興趣不一樣來教」。
關鍵面向2.注重個別差異化的學習: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下,素養導向教學相當注重個別差異化的學習,以滿足每一位學習者的不同需求。包括提供量身打造的學習素材或評量;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喜好,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和路徑;同時給予回饋、指導、活動或挑戰任務,以協助個人在學習方面的進程。
新課綱也賦予學校、教師和學生更寬廣多元的發展空間。所謂「成就每一個孩子」,也就是過去講的「一個都不能少」,但要幫助每個孩子適性揚才,就要考量他們不同的興趣和程度,提供多元探索、適性發展的機會。
舉例來說,學校可以考量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彈性調整學習的時間、年級及班級的組合。特別是英語、數學等學習落差較大的學科,依照不同程度來分組教學,更能達到因材施教。
此外,國小、國中階段每週有彈性學習課程,可進行跨領域的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社團活動與技藝、特殊需求領域及其他類課程。到了高中階段,更減少必修學分、提高選修學分,開設校訂必修、多元探索或加深加廣選修課程等,就是希望每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及方法。
孩子的學習路徑調整了,升高中或大學的考招路徑也會配合調整,減少以單一考試選擇學生的比重,而希望更看重學習歷程的多元表現,讓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找到適合的人生跑道。
關鍵面向3.在生活中能實踐及應用
「新課綱與現行課綱之間並沒有斷裂,重視素養也沒有否定知識的重要,」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指出,知識是素養的基本,但素養更強調知識要能應用於解決生活與學術探究情境中的問題。
生活中有很多的問題,例如人口老化、氣候變遷、海洋垃圾,通常不是單一領域或學科知識就能解決,因而跨領域、跨學科的統整學習變得更重要。
陳佩英和一群長期參與教師共備社群的高中各科老師,組成「愛思客」(ASK,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s+認知Knowledge)團隊,透過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工作坊,協助老師嘗試開發新的課程,改變學習的樣貌。
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就是要改變學習生態與系統文化,從改善現有的系統慢慢轉型為創新未來需要的系統(見表)。例如,以前採取的分科獨立教學,轉為跨領域的協同合作學習;以前偏重大量記憶、反覆練習,現在要整合知識、技能、態度,以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為目標。
「在素養導向的課程中,大概念的抓取很重要,就像整串粽線的繩頭一樣,而不是教學生一堆零碎知識;接下來再透過活動的設計,帶入關鍵知識及能力。」新課綱的重要推手之一、板橋高中教師張淑惠說。
素養其實也是一種學習遷移的過程,在各種知識、技能、態度與行為規範的學習中,能夠將對某件事物的學習,轉化到另一件事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