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3

中央社 2017.9.23.【微調前車之鑑 12 年國教課綱步履維艱】觸及敏感史觀議題

中央社 2017.9.23.【微調前車之鑑 12 年國教課綱步履維艱】民國103 年教育部推動課綱微調,觸及敏感史觀議題,風波延燒超過一年,並促發青年占領教育部。政黨輪替後,教育部這次審議十二年國教課綱,可謂步履維艱,深怕重蹈覆轍。爭議多時的高中國文課綱,今天又添變數,教育部課程審議會釐清議事規則後,確定國教院課發會研修小組的草案(45%至55%)也須經過表決,使文言文比例變成「未定案」。
光在國文一科,課審會至今已召開10次大會,每每都從白天討論到晚上,為了避免程序爭議,今天甚至邀請專業律師列席,協助釐清議事規則。審議課綱步履維艱,直接原因是民國105年6月立法院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法,明訂課審會大會非政府機關代表的選任,改由立法院跨黨派推薦組成的「審查會」,經過逐一投票,獲得1/2以上支持才能擔任。和過去由教育部內部審查、圈選委員,有很大的不同,課審會委員身分更為多元,代表社會中的各個團體。
課審會首度增設的學生代表,更是經過好幾次會議才選出來。教育部長潘文忠在一次青年諮詢會議中談到,104年的反課綱占領事件,起因是缺乏公開透明、法治基礎,導致少數意見做出的決議,卻成為影響老師、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依據。反課綱事件時,潘文忠還是台中市副市長,當時蘇迪勒颱風即將來襲,青年卻仍死守不退,潘文忠和多位民主進步黨籍縣市首長一同出面,勸說抗爭學生返家。場景歷歷在目,政黨輪替後他出任教育部長,一週內便以行政命令廢止微調課綱,重新檢討課審會組織。
學生代表的加入,使課審會出現明顯改變,審議更加謹慎,卻也顯得「牛步」。今年3月,學生代表發現課審委員「球員兼裁判」的人數超過法定比例,教育部事後決定尊重程序正義,改聘12個委員,嚴重影響後續審議期程,使原本預計107年上路的課綱,不得不拖到108年。普通高中國文課綱只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第一步,後續還有社會科課綱,統獨史觀之戰勢必重演。另一個關卡是性別平等教育,更是牽涉到挺同、反同議題,敏感程度與國文科文言文比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今天受訪表示,去年「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法後,這次審議課綱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課審會委員特別重視程序,許多事情沒有前例可循,必須建立一套處理模式,事事都需秉持公開透明、多元參與,為學生受教權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