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0

PBL專題式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專案導向學習 3 教學概念】PBL是問題/任務導向學習

教甄口試 108 筆試熱門考古題:什麼是 PBL?專題式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專案導向學習 3 教學概念】PBL指的是「問題/任務導向學習」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它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並且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 PBL 將學習與重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於問題中;PBL會設計真實性的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潛藏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養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其中美國高中也有實際案例:美國聖地亞哥校長 Larry Rosenstock 在2008年來台演講,分享 High Tech High 能在美國成功的三個主要教學概念: 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成人環境的連結 (Connection with Adult World) 與專案教學法 (Common Intellectual Mission / PBL)。Larry 認為未來教育應兼具想像力、科技及感覺等元素,並且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有童年的快樂。在 High Tech High 的校園裡,學生不需要帶課本,所有學習課程全部數位化。其中,老師扮演著顧問的角色,讓學生以專案式學習 PBL的方式,接觸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並透過多元化同僚和校外學習,發掘自己的潛能,激發學生未來必備的關鍵能力。
PBL 發展簡史:最早於1900年代由教育家約翰•杜威 John Dewey 提出,他認為教學不應該以講課為主要教學方式,而是應主張「做中學」,即在行動中求知,知識也隨著行動而完成,知與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杜威的教育哲學觀在他生前並沒有獲得重視,但是卻在百年後的今天爆紅。近年來更陸續有研究指出,PBL學習法可以全面提升中學生的科學成績,並且有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美國喬治羅卡斯教育研究所執行了「行動習知(Knowledge in Action,簡稱 KIA)」 研究計畫,其實驗結果顯示,嚴謹的 PBL 課程,在教學效果方面呈現出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是改進學生學習方式與勝任進階課程的重要方法。
而PBL教學法對教師本身的素養與教學技巧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從教學者變成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教師需要熟練並掌握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必須具備相當的問題解決能力,還必須懂得靈活地運用知識、嚴密的邏輯思維與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讓學生能在互動中寓教於樂,這樣才能夠引導出好的PBL學習法。(參見:1.林怡伶/天下雜誌。2.國立教育研究院。3.許世穎【教甄自介】部落格)#課程與教學 #教甄口試 #教甄複試 #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