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數學 VS 教育專業【108 課綱數學 5 大學習表現】有老師問:今年考情還是跟去年一樣嗎

首次發佈 2019 數學 VS 教育專業【108 課綱數學 5 大學習表現】有已上岸、要重考的老師問我:今年的考情還是跟去年一樣嗎?怎麼會一樣?不要說去年,上個禮拜和這個禮拜就不一樣了!否則,我幹嘛每天更新臉書及部落格,拿去年的複製貼上不就好了!你沒看到我很多標示【首次發佈】嗎?你有沒有聽過:有前一年榜首落榜?沒聽過我現在告訴你。
院長的叮嚀:從去年 107 的考題可知,108 課綱的國語文議題,可能考在國語文,也可能考在教育專業。類似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數學。今年 108 應該會考的更細【如:報讀:泛指資料的閱讀,包括能正確理解資料呈現方式(表格、統計圖)也能回答延伸的問題】不會像去年 107 中區那麼簡單!(書院好幾人 100 分,90 幾算低分)口試也要留意 108 課綱相關話題,以上不論中小教各類科皆應留意。以下摘自世穎曾任職的教育研究院:
學習重點由「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兩個向度所組成。學習重點用以引導課程設計、教材發展、教科用書審查及學習評量等,並配合教學加以實踐。學習重點係由理念、目標與特性發展而來,並與核心素養進行雙向檢核,以了解二者的對應情形。學習重點展現課程綱
要的具體內涵,能呼應核心素養。「數學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乃為使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能夠相互呼應,且透過學習重點落實本領域核心素養,並引導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度。「議題融入數學領域課程綱要說明」乃為豐富本領域的學習,促進核心素養的涵育,使各項議題可與領域的學習重點
適當結合。
學習表現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認知(求知、應用、推理)與情意態度(賞識)的學習展現,代表「非內容」向度,具體展現或呼應核心素養。這些向度,由教育理論的描述,轉換為數學教師及一般人容易明白的描述。數學表現採納部分認知語詞做為學習進程的描述,
其中所使用的專有名詞意義如下:
(一)認識、理解、熟練:「認識」包含察覺、認識;「理解」包含辨識、概念連結、理解;「熟練」包含可做應用解題、推理,以及程序課題上的熟練。如果一個數學概念在一個階段可完成,學習表現以較成熟的學習階段來描述。因此,如果學習表現只有「理解」沒有「認識」,則表示「認識」已完成,或「認識」與「理解」必須在同一階段成。
(二)情境:學生在理解概念或規律,以及解題應用時,經常需要連結於某經驗脈絡中,既協助學習,亦有益於日後應用。課程綱要中常用到的情境,一種泛指這些經驗的脈絡特徵,例如:生活情境、具體情境(見下段);另一種則指某核心類型的學習經驗,例如:平分情境、測量情境
(三)具體情境:學生在學習時,經常需要先有恰當的範例、應用來提示與引導,這些情境泛稱為具體情境(對應於「認識」與「理解」)。在國民小學的第一、二學習階段具體情境與生活情境不做區分。但隨著學生熟習數學概念、表徵(如乘法的排列模型)或較抽象的思考經驗(如數字感),從第三學習階段起,學生學習數學所依賴的具體情境,就不限於生活情境。例如:學生在五、六年級學因數、倍數或質數課題時,最恰當的具體情境,就是學生對整數性質的熟悉,而非日常生活的問題。從第四學習階段起,具體情境甚至包括數學或其他領域的局部理論。
(四)解題:在課程綱要中,數學的解題泛指能應用數學概念與程序,解決日常、數學、其他領域的應用問題。解題過程包括了解問題意義,選擇可能之策略,轉換該策略為數
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對該數學問題求解,能檢驗與詮釋這個解的意義,判斷是否完成解題之要求等。更進一步之反思、推廣與溝通則不在課程綱要必要要求之列。
(五)操作活動:操作活動泛指由操作中察覺、形成概念,甚至簡單連結各概念的各種活動。在國民小學第一或第二學習階段,由於學生處於建立各種概念的基礎時期,且數學經驗不足,必須藉生活情境來引導,因此許多課題的教學宜先以操作活動進行。
(六)報讀:泛指資料的閱讀,包括能正確理解資料呈現方式(表格、統計圖),也能回答關於資料的直接問題與簡單延伸的問題(如和其他數學概念連結的問題)。需要較成熟推理能力的問題不屬於「報讀」的範疇。
.........
** 今年 108 三月剛考完的教檢,考試重點歸納包含:教育法規、實驗三法、補救教學、教師法安比重高。教心、教學原理考題多。
今年教檢中國教育史少考,但教甄情況不同。教檢由中央主辦、教甄由縣市主辦。
去年獨家命中偏重輔導、特教(歡迎對去年考前臉書資訊探勘)今年提醒你:
除了輔特(含補救教學)教行108課綱、教社、史哲、教心、課程教學、研究法(測統)
台灣教育史也很重要!~本文作者著有《清代臺灣書院》民84碩士論文。
OS:大部分重考的都是要回中南部的,但今年已遇到好幾個要重考回北部(書院已上岸重考100%都能成功回家鄉)#諮商輔導 #教甄筆試 #教甄地方文史 #臺灣教育史 #教育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