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6

【專騙失敗者的成功學】

【專騙失敗者的成功學】對於普通青年來說,如果能通過讀書來了解一些前輩的經驗,掌握一點做事的方法,甚至哪怕僅僅獲得一種更樂觀向上的精神,其實都是很不錯的收穫。可是這種強調方法簡便易行的勵志書一看就不可能有什麼學術價值,而且還暗示讀者是個貪婪而又懶惰的傻瓜。
中國市場的勵志書特別喜歡談「人脈」,講人脈的書隨便就能找到幾十本。如果再加上從人脈衍生出來的相關領域,比如關於「談話的藝術」、「影響力」、乃至「氣場」,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在中國,社會關係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個就像一個得了急病的病人,他需要一種特效藥,只要得到這種特效藥他就立馬好了。
所以他們會抓住任何一個能夠讓他們翻身成功的救命稻草。抓住了他們就不會放開。然而當他們一旦發現這個稻草可以救命。他們就會不顧一切的去抓,而且不會經過任何思考,因為想要成功的慾望已經蒙蔽了他的理性了。這就是為什麼這群人能夠被洗腦。你也永遠叫不醒他的,因為他已經失去理智了。(轉貼)
1.成功學所宣揚的價值觀念是片面單一向的;
2.看很多成功學書籍的人,往往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念;
這兩點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讀了過多成功學的人,不自覺地"被"建立了一套沒有自我閱歷作為基礎的價值體系。嚴重點說,被洗腦。被這樣的價值體系所俘虜的人,往往會盲目地作出一些脫離實際的"努力"。結果只能是讓生活更糟。知行合一,我們不知道以前所接觸的一些所謂的「理」是否正確,是否適合自己,更需要用實際行動去檢驗。
就像我們平時學時間管理一樣, 人人都說Getting things done!看到別人學得很有成效的時候,自己就會想:「我也要學時間管理」,誰知道,別人是時間管理,你就成為「時間管你」!其實GTD的核心就是Done!什麼To do list,核心也是do!知道了道理去踏踏實實地做好你該做的就是硬道理。A看了RMB勵志書,B也是在差不多時間看了RMB勵志書。十年後,A成了所謂的成功這,B仍然處於社會的底層。兩個人都是看了同一本書,關鍵都是誰踏踏實實地按照書裡面說的去做。如果你找《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看幾十遍,吃透了,悟透了!然後按照裡面的道理去做好自己,螺旋式提升!那麼幾年後你也會成為別人眼中所謂的成功人士。
就算作者把99%的事實都告訴你了,也許1%沒告訴你的那些事實,就會對結果或者整個體系產生顛覆性影響。大量的案例都是事後歸因,觀察和記憶是有限的並且是過濾性的,人們的觀察和記憶會下意識的挑選那些跟自己論點契合的事實。比爾蓋茨是成功的,但蓋茨的書不會告訴你,他的母親和IBM的高層(包括CEO、董事長)是好朋友,是她將兒子介紹給了IBM,對早起微軟的發展起到很大幫助。
更何況是那些本身不怎麼成功,卻為了賺生活費,全省跑透透的所謂【成功學講師】。請想想,他若這麼厲害,還要到處打廣告、出書行銷自己嗎?(這類書多半缺乏理論基礎,一堆職業與主題無關者的推薦序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