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5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家有過動兒到底該不該申請特殊教育學生身分?特殊教育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家有過動兒到底該不該申請特殊教育學生身分?有些父母礙於擔心孩子被貼上標籤,或孩子本身抗拒,因此對於如此的資格敬謝不敏。在此,先說明,有醫療診斷並不等同於有特教診斷(取得特殊教育學生身分)。但取得特教診斷,往往都有醫療診斷(一般在申請鑑定時,會要求檢附相關醫檢資料)。

在特殊教育法裡,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被歸在情緒行為障礙的類別之一。關於孩子是否需要申請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鑑定,在我的實務經驗中,主要的考量在於孩子是否存在:特殊教育需求。當然,孩子是否能夠順利通過鑑定,取得特殊教育的身分,也不是家長單方面說了算。這部份,各縣市都有一套完整、周延與嚴謹的鑑定流程。細節部分,在申請時,一般承辦該項業務的資源班老師或特教組長會向家長說明。

回到一開始,父母與孩子本身擔心被貼上標籤一事。如此的擔慮,在心理上很自然。但想法上是否合理、偏頗或存在誤解,這裡暫時保留。因為,需要先確認你所謂的「標籤」是什麼?「特殊生」讓你聯想到什麼?

先不論孩子是否能夠取得特教資格。其實,當孩子在教室裡,出現上課干擾、脫序、衝動、衝突,或坐不住的狀況。說真的,這時「調皮搗蛋」「講不聽」「不乖的孩子」或「麻煩製造者」等負面印象,早就如同三秒膠,快速地在老師與同學的心目中留下難以撕去的偏見。

而這些非便利貼(Post-it Note)般輕易可撕下的標籤,反而讓周圍的人,無法看見過動兒在校園裡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說真的,與其強調孩子的特殊性,我反而傾向於聚焦在孩子的需求性。

強調「特殊性」,總是容易拉大過動兒與一般同儕的距離。同時,師生對於如何與過動兒的相處也無所適從。相對地,從「需求性」切入,反而比較容易讓師生接納過動兒的特質,及其所衍生的狀況。同時,也比較清楚與了解該如何與當事人互動。

至於特殊需求是什麼?這部份,因人而異。有些孩子著重於學科補救,有些期待情緒管理的提升,或社交技巧的加強。有些則需要專業團隊的介入,例如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

當孩子經過特教鑑定,取得「情緒行為障礙」身分。這時,在後續相關學習權利上,將可受到特殊教育法的支持與保障。以《特殊教育法》第19條為例:

特殊教育之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應保持彈性,適合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這時,親師生之間,關於孩子在學期內的相關介入與協助,至少有法源上的依據。

因此,面對「特殊教育學生」這身分。我們選擇如何解釋、是否合理看待,往往也決定了自己的接受度。當然,連帶也會牽引著孩子的態度,及看待自己的方式。

並非每個接受醫療診斷,受困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困擾的孩子都需要成為特殊教育學生。實務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如此。除非,你的孩子實際存在特殊教育的需求。

特殊生,不沈重。如果你接納孩子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