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教甄命題焦點AlphaGo獨家剖析:不同於顯著課程,無形的潛在課程是AI無法取代的

如果你越來越冷漠,你以為你成長了,但其實沒有。(轉貼)
※ 教師甄試 2016 命題焦點《AlphaGo》獨家剖析:不同於顯著課程,無形的潛在課程是 AI 無法取代的。以下摘自李開復:最大白領失業潮來襲 4 種「師」首當其衝。(含:教師、醫師、律師、金融分析師)
問:為什麼你會改變對AlphaGo的看法?現在你怎麼看?
答:AlphaGo的表現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我以前認為,五年、十年內它沒辦法在圍棋上打敗人類。以前的工業革命或新科技都曾讓人失業,但衝擊都沒像這次這麼快、這麼大。AI會被運用到很多領域,任何帶有「助理」、「代理」、「經紀」和「師」的腦力白領職位,都會被取代。這些機器不需要薪水,它們聰明、高效、勤奮,只需供電和網路,就會一年三六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上班」。
問:哪些職業會最先受衝擊?
答:金融一定是最先,還有醫師、律師、教師。這四個行業,我覺得一半的人被機器取代,應該都是必然的。因為這四種行業的財務回報高。你們新聞業還不用太擔心。
問:先談談金融業。
答:比如說,華爾街現在跟二○○○年比,分析師和交易員從十萬人降到五萬人,已經少了五萬人,就是被機器取代了。機器為什麼可以做交易?我看到這邊跟那邊有價差,我就趕快買這個賣那個。或者是這十支股票永遠是彼此對沖,我就把它們包裝成一個產品,這樣我可以降低自己的風險。除非你是頂尖,基於多年經驗的累積,或是有獨家資訊,或者是你人就是特別聰明。
金融專家,有深度知識(high level knowledge),幾乎沒辦法複製,也不願意對人分享,或者是推理不出來,那你就是華倫巴菲特,可能就沒有辦法以機器來代替。分析師、交易員會愈來愈少,只有最頂尖的才能生存下去,而且最頂尖的人也會把機器作為工具,讓自己變得更厲害。唯有頂尖,才能生存
問:律師不是都要出庭辯護,怎麼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上法庭?
答:律師也是一樣。在美國任何一條法令,任何一件訴訟都可以被當成判例做證據。一個律師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條文和判例,但AI可以。而且AI可以研究每一個法官、陪審團的每一位成員,找出用什麼樣的辯護,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這些機器都已經做了很多。你要炒律師魷魚,讓機器來替你辯護,當然不太可能,律師出庭雄辯滔滔的時間其實很少,他們最常需要做的事是,針對各種案件研讀以前的判例、準備大量的文書工作。律師就可以AI為工具、助手,所以有些資淺律師就沒用處了。
(編按:《紐約時報》二○一一年三月報導,美國已經有好幾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利用AI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取代律師。一名律師加上AI,能夠完成過去需要五百人才能做完的工作。)
問:AI取代醫生,我們就更不能理解了。病人會願意讓機器人看病嗎?
答:醫藥進步的速度很快,比如說癌症的新藥。一個醫生每天那麼忙,你現在去醫院排隊看醫生,能看幾分鐘?醫生每天看診看那麼多,哪有時間讀所有的醫學研究最新結果?什麼時候該用免疫治療?什麼時候該用化療、放療?以前都靠經驗,但是那麼多新藥出來,什麼情況之下該用?還有,用基因排序,每個人的治療可以是個人化的,一組基因排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醫生不可能看得懂,所以醫學的判斷,也會走向AI化。很厲害的醫生會以人工智慧為工具,差一點的醫生就會面臨挑戰、失業。更即時、更客製化的服務
問:那教師呢?
答:教育可能有國家的政策,不見得老師就會失業。但現在我已經投資了一些AI的產品,用它來輔助老師指導學生,學生的平均英文考試成績可以提升三十分。我們投資的公司叫「小魚在家」,它不能完全說是AI,只能說是比老師更好的小老師,用它來輔助小孩子學英文,考試成績可以提高三十分。大陸滿分是一百二十分,它可以從七十分左右,提高到一百零幾分,這是從一個比及格多一點的分數,到一個A的分數。這樣的提升,對學生來說,幫助很大。學生要是在哪一個環節碰到問題沒搞通,它還會專門針對這問題再訓練學生,一般老師不可能做到客製化教學。
問:除非一對一的家教。
答:對。而AI一天二十四小時家教也不會累。做股票分析師也好,律師也好,它是不會累的。所以能夠互動的、有趣的、針對性的客製化學習,已經證明AI一定是比人類做得好,不能說比所有的老師做得好,但是比大部份做得好。(以上摘自:天下雜誌)
......
許世穎:雖然單招考上機率不大,但容世穎在教甄考前建議您:可把單招當練習。以筆者當年為例,雖然前八次單招全沒上正取榜,但後面幾所都備取,且最後都是備一備二。而且在這過程中,還可累積經驗。
每次考完,最好請當過評委的資深教師、主任校長與你討論,畢竟薑是老的辣。我當年的優勢是師專學長當評委的一堆(校長主任的也不少)最後上榜後,幾所備取的學校還有通知我。
總之,多練習,多請不同背景的人給你回饋(不要只找同校、同齡的)因為評委的背景也很多元。尤其到了聯招時,就不是只有在高國中小工作的。教授、官員...都來了!嚇死你!
張教授: 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把每次的機會當作實戰經驗,雖獨招比較容易有問題(但你不要以為聯招沒有),與其害怕是否有內定,展示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初試可瞭解自己筆試答題是否符合「專家學者喜好的答題類型」。
當你逐漸通過筆試門檻後,你離上榜就很近了。你的現場表現不會被抹煞,來評審的多數都是附近的校長、主任,看你表現優異,有機會會請你來代理(課),機會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我考過三間,第一間離筆試很遠(獨招),第二間很接近複試分數(聯招),那時我就知道我快考上了,之後第三間就考上了(聯招)。與其花時間談論黑暗面,還不如留時間唸書
許世穎:張教授比較厲害,考三間就上了!不像小弟我考了九間。總之,考生們應該聽張教授的話,多練習,把每次的機會當作實戰經驗
張教授:許兄當年我是考高中(20~30取一左右),國小階段難度大概是(國)高中難度十倍以上!不能這樣類比...我只能說考上國小的接近神的境界了..
許世穎 :「但你不要以為聯招沒有!」張教授果然是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