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

班克斯【多元文化課程 4 種統整模式】(一)貢獻模式(二)添加模式(三)轉化模式(四)社會行動

教甄 107 近年熱門考古題:王老師在音樂課教導和弦概念時,介紹烏克麗麗(即夏威夷四弦琴)的文化背景,並欣賞烏克麗麗的演奏曲。此屬於下列何種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A)貢獻模式 (B)行動模式 (C)附加模式 (D)轉化模式
★ 班克斯【多元文化課程 4 種統整模式】(一) 貢獻模式 (contribution approach):此一取向是多元文化課程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藉由對某些少數特定的族群中有所貢獻的英雄人物之事蹟,在特別的假日,節慶或典禮中,加以表揚。
(二) 添加模式 (additive approach):此一階段是課程發展的第二階段,不改變課程結構,在既存的課程結構中,添加某一特定族群的鄉土文化內容,把民族有關的內容、機會、主題、和觀點納入課程之中。但仍是以既有的課程結構為主。
(三) 轉化模式 (transformation approach):此階段為課程發展的第三階段,已經改變既有的課程結構, 允許不同族群、宗教團體能從學校課程,學習其固有的風俗習性,且從不同文化,族群的角色來建構自己的概念與觀點。使學生採用不同民族和文化團體的觀點,來 看機會、問題、事件和主題。也能從不同文化、族群的角色,來建構自己的概念與論點。這是一個較為理想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
(四) 社會行動模式 (social action approach):此一階段又比轉化取向更高一層,除了採取轉化取向的方式之外,又增加對種族問題、性別、階級、概念、及社會論提的省思,並在該論題討論中,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念,在反省思考的決策之後,能採取行動,將改革理念付諸實現,讓學生針對社會問題作成決定,協助此類問題解決,由於改革輻度較大,執行可能不易。此取向結合了變換取向,又增加了種族、族群問題及社會論題的醒思。並在問題討論中,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念;在反省思考之後,採取行動。(轉貼)